9月23日,在泉州安溪举办的安溪铁观音科技成果专题报告会上,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生态健康与环境安全研究中心分别权威发布了《安溪铁观音茶园岩石及土壤条件与茶叶品质成分关系研究》《安溪铁观音茶园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及茶叶风味物质研究》最新研究成果,从地质化学、微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地质环境、土壤肥力、加工工艺、存储环境对安溪铁观音品质的影响,探寻安溪铁观音“地域香”“工艺香”来源。
来自全国权威科研机构的专家们举行专题圆桌会议
2018年以来,依托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原副校长黄炎和教授团队深入安溪全县23个乡镇(凤城镇除外)开展野外调查,对岩石类型矿质元素、土壤肥力指标、茶叶品质成分进行采集分析及关联度探索,研究证实了岩石、土壤、茶叶品质成分之间关系密切,安溪独特的地质、土壤成就了安溪铁观音的独特品质。在安溪,岩浆岩占据了全县面积97.9%,岩浆岩富含铜、氧化钙、三氧化二铁、氧化镁、锰、镍、磷等中微量元素,其发育的土壤矿质元素非常丰富、含量也较高,有利于茶多酚、氨基酸等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
黄炎和教授表示,此次《安溪铁观音茶园岩石及土壤条件与茶叶品质成分关系研究》课题从地质微观元素层面对茶叶品质形成机理进行探究,是完全全新的研究方向,得益于安溪县委、县政府对产业基础性研究的高度敏感,得益于安溪铁观音是“天、地、人、茶”的完美结合,未来团队还将在更大尺度地质背景条件下,对安溪铁观音区域独特性进行进一步研究,为安溪铁观音茶园管理、布局优化、产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中国科学院城市生态健康与环境安全研究中心朱永官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实地调研了安溪13个茶叶主产乡镇38个村落,抽取安溪铁观音茶园土壤、初制加工茶样、陈化茶叶样本,采用微生物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香气GC-MS/MS检测等先进技术手段,深入研究安溪铁观音茶园“茶园土壤地力-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安溪铁观音初制过程与陈化过程“微生物—代谢产物与酶活”相互作用关系,最终形成《安溪铁观音茶园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及茶叶风味物质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显示,安溪县域内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养分状况处于优良水平,土壤肥力优良率达97%。土壤微生物是茶叶微生物的重要来源。在加工过程中茶叶微生物显著影响着挥发性芳香代谢物、生物大分子化合物、酶活的变化,起到降低茶叶臭青气、增加鲜味、提升醇和口感的作用。加强储存环境的控制,有利于陈茶芳香物质的提升,提高陈茶品质。
随着安溪铁观音香从何来的科研成果不断取得,香有何用的科研步伐也不曾停息。浙江大学茶健康功效和资源综合利用团队由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屠幼英教授等领衔,从2010年开始进行乌龙茶香气健康功能方面的研究,并发表了诸多研究成果,证实乌龙茶,尤其是安溪铁观音有着显著的健康功能,如铁观音提取物能够改善小鼠的认识能力,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为铁观音提取物抗阿尔茨海默病功效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会上,安溪县与屠幼英教授团队签订了《安溪铁观音预防阿尔兹海默病人群的肠道健康作用机理及与微量元素的关系研究》技术开发合同书,将进一步研究安溪铁观音的这些特殊功效在人群的作用。
据了解,安溪铁观音是大自然赠与安溪的珍贵之宝,融地域香、品种香、工艺香为一体,富含70多种芳香物质,安溪独特的地理环境、栽培品种、制作技艺才孕育出安溪铁观音独特的“兰花香、观音韵”。此次安溪铁观音科技成果专题报告会,旨在通过发布一些带有基础性、前沿性的重大课题成果,帮助消费者正确清晰认知安溪铁观音特性和价值,进一步指导茶农开展茶园生态管理、保护安溪独特环境,将安溪铁观音特有的天然香韵和健康功效发挥到极致。通过业界相关各方深化研究,集思广益,协同协作,在推进茶园生态、茶叶品质、茶与健康等方面推出一些创新举措,为推动茶科技赋能茶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安溪铁观音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来源:泉州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